close

 

 

為何不幫我加薪?

 

我有25年的經驗~~~~~~~~~~`

 

 

 

想加薪的我對老闆說「為何不幫我加薪? 我有25年的經驗」,

 

而老闆冷冷地回應的是:

 

「你沒有25年的經驗!!??

  明天你也不必來了!!??

  我明天叫阿六取代你的職位!??

 

  你只是條狗!

 

  同一個經驗儘能用了25年。」

 



身在職場的你我,其實都該自問:我們是否也「自我感覺良好的」做著例行性或沒有創造性的工作,卻老是抱怨老闆為何沒有替我們升官與加薪?

相信大家或許會有相同看見與體會,在職場某個角落,總會有些人大肆吹捧自己在某些領域長時間的年資經驗,

為的就是讓聽者信服其論點,或者獲得更多的掌聲與尊敬。

 

只是,那些經驗是很多「嘗試與執行」的不同經驗,還是一個用了「很多年」的經驗?

在面對時間的變化,這些「古董」是否依舊具有參考價值呢?

 

管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「彼得原理」,其定義就是:

 

「一個在目前工作上有出色表現的人,理應能繼續向上提升到更高的職位;

 

而如果一個人在同一職位上停滯不前,就表示這個人可能連目前的職務都無法勝任。」

 

所以,依照這個論點,在職場上長期停留在某個職位的人,其處境實在令人擔憂。



然而,改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雖然我們都會「習慣性」的把它掛在嘴邊。

 

改變與成長這兩件事要取得聯結,它所帶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「不安全感」

 

所以,知名演說家馬克吐溫曾說:

 

「若想要安全無虞,去做你本來就會做的事;

 

若想要真正成長,就要挑戰自己能力的極限,也就是暫時地失去安全感。

 

所以,當你不知道自己正在作什麼的時候,起碼要知道,你正在成長」!

 

 

為了不想當「活化石」,那就隨時吸收新知,隨時運用新知,隨時讓自己的經驗與新的時代結合與運用吧!

 

一個人總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,不然是會不知不覺地消沉下去的,人只怕自己倒,別人罵不倒...

 

 

 

人人都想創業,創業點子人人也都有,但適不適合自己來做,就是個大哉問了。


想當初20多年前,我就想到開一間24hr全年無休的書店,後來有了誠品。


10多年前,我又想到開一家結合休閒,健康的綜合館,且用手環做館內所有消費,不須帶錢包和手機。後來有了亞力山大和行動支付與穿戴式裝置。


雖然這些都不是我實現的,但我很開心這些是「對的未來」。


我也深信總有一天,自己能累積到一定的實力,去實現自己能力所及的願望,創造屬於自己「對的未來」。

 

「新聞系畢業,除了寫字啥也不會」,這是朋友給我的定性。

  沒錯, 大學教育給我的,大抵是一些很難被現實衡量的「自由而無用」的東西。

  我不像學軟件的同學一樣可以獨立開發出一個能用的app,不像學設計的朋友一樣可以自己搞個studio,也不像學外語的同學可以做做翻譯什麼的。  

 

  簡而言之,我沒有一項可賴以立命的專業技能。

   另外畢業之後工作也只有一年半,涉世未深。這樣的人能創業嗎?我當然認為可以了,不過大概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。

 

   首先,要有創業的願望。

 

   如果沒有強烈的創業的願望,那你基本上是不會費那額外的心思去想點子,也不會放棄穩定的工作和舒心的生活而踏上創業之路的。

 

    

   我是個急性子。我看到滿大街的年輕人們動不動坐擁價值幾百上千萬的房產,並佔據了企業中高層的職位。

    我們畢業後受到這些人的僱傭,起早貪黑從他們那裡領到微薄的工資,然後晚上再把這些錢以房租的形式交還給他們。

    一切這些只因為他們出生得比較巧,這讓我很不開心。

 

 

 

   我有我期待的生活方式,其基礎是實現財務自由。可是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通過領工資實現財務自由,基本是沒有指望的。 

 

   另外個性上,總有些人遇事會有自己的想法。

   儘管不一定對,但總是想按自己的方式去提出和解決問題。

    如果沒有過人的情商或很好的運氣,這種人在一個單位裡聽人號令做執行是比較難開心的。

     我碰巧屬於這種人,又不具備那兩個條件。

 

 

 

     所以我一直有強烈的創業願望。因此我幾乎每天都會冒出各種創業的點子,動手真干是早晚的事。

 

 

 

     其次,要有個靠譜的點子。

 

    愛因斯坦說,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。提出一個靠譜的點子不是成功的全部,但一定是成功的前提。

 

     點子的來源,有專業的可以在專業上深挖,如我這種什麼也不會的就得在工作和生活中留心觀察和思考。

   

    第三,要反覆檢驗自己的想法。 

 「點子」和所謂「靠譜的點子」是兩回事。在動手開始讓想法接受現實的檢驗之前,至少要保證它經得起思維的檢驗。

 

 

    第四點:想好了就趕緊做。 

 

  所有我說的這些,都還沒有被現實證明是對是錯。但我覺得一定是這樣的——嚷嚷一百年「我有創業的想法」,讀一百篇商業評論和創業指南,只要沒動手做,就都等於零。 

 

  另外要「趕緊做」的原因還有一個,就是當你真正開始做,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難題需要花時間去解決。產品真正開始銷售的時間,往往比你預期的要晚一些。如果連開始的時間都往後拖,那還憑啥搶佔市場的先機啊。

 

  當然還有第五點:要獲得必要的支持。 

 

   你不需要全世界都支持你,但最好別全世界都不支持你。

  首先家裡的支持最好要有——。

 

 其次要有朋友的支持。一個好漢三個幫嘛。一開始雖不至於需要成百上千萬的瘋狂投資,但自己手頭的錢想周轉開也是不夠的。

 這時候,好友們一個個勒緊褲腰帶有錢的出錢,有力的出力,於是啟動資金和專屬智庫什麼的,就都有了。

 

 此外如果有另一半,得到他或她的支持自然也是必要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福生緣德 的頭像
    福生緣德

    福生緣 德 幸福 啟航

    福生緣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